發布日期:2016-08-01
據權威機構分析,全球醫用康復機器人市場規模會由2014年的2.2億美元增長到2021年的32億美元,預期年均復合增長率為46.6%。
目前中國康復市場(含民政系統,殘聯系統,康復產品專賣店)總的市場容量為4000億。醫用康復機器人成交價在100萬—500萬/套,預計中國醫用康復機器人的市場容量在一百億左右。
中國醫用康復機器人的市場需求:老年人,意外事故患者和智障兒童
截至2014年底,全國共有康復機構6914個,開展肢體殘疾康復訓練服務機構達2181個,全國共對36.7萬肢體殘疾者實施康復訓練,而我國殘疾人總人數8502萬人中,肢體殘疾2472萬人。因此,康復裝備供應與臨床需求存在巨大缺口。
目前,三級醫院心腦血管、腫瘤、肢體骨折等住院患者中,一半以上患者需要康復治療,但因出口不暢常滯留在三級醫院,不利于患者得到專業康復訓練。以安貞醫院和天壇醫院為例,每年安貞醫院冠心病術后康復需求大,醫院每年支架1.1萬人,搭橋4000人,其中北京患者中有6000多人需要術后康復;而天壇醫院神經科每年出院17000-18000人,40%-50%需要康復。
60歲以上的老年人其中有55%患有肢體殘疾,肢體殘疾主要由骨關節病、脊髓損傷和腦血管疾病等造成,骨關節疾病,其疼痛和功能障礙會導致行走能力、勞動力喪失,甚至致殘。
脊髓損傷主要是由交通意外事故造成,輕者使損傷者行走能力減弱,重則癱瘓。
腦血管疾病是神經系統疾病的常見病,其中以腦卒中患者居多。腦卒中是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,85%的腦卒中患者會出現側肢體運動功能障礙。據權威機構統計每年我國腦血病新發患者超過200萬人。
肢體殘疾的龐大基數以及老齡化趨勢,使得我國康復裝備供應和康復臨床的需求存在巨大缺口。
一是醫院康復醫學科數量, 康復科的醫生,床位數,場地均不能滿足患者的需求。根據衛計委數據,截止2015年5月底,全國醫院2.6萬個,其中二級以上的醫院有8973個,國家要求所有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必須建設康復醫學科,截止到2012年底,實際擁有康復科的綜合醫院3288家,與要求相去甚遠。筆者王強通過市場調查,以武漢為例,即使三甲醫院開設康復科,其床位數在70張左右,因病人太多導致醫院經常在走廊上加床位,因場地太小,有些醫院康復設備只能放在醫院走廊上,大多數三甲醫院的康復科都有計劃擴建康復科。
二是康復科室供給,康復裝備供應和接受康復訓練服務不足,
三是醫院重視程度不夠,康復科創造的經濟收入偏低,
傳統的人工或簡單的醫療設備已經不能滿足患者的康復需求,這也使得人們對于醫用康復機器人的需求增大??祻蜋C器人可以減少人員陪護,而且更有成效地通過游戲,“輕松,愉快”地幫助病患實現康復。筆者王強認為更重要的是:患者、老年人,以及幼兒,即所謂“老弱病殘”,對于醫療康復機器人的需求是剛性的,這一片市場需求未來會持續上升。
國家宏觀政策扶持醫用康復機器人:殘疾人醫療納入醫保
國務院法制辦2015年7月20日發布《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(草案)(征求意見稿)》,意見稿包含殘疾預防、殘疾人康復和保障措施三個方面。意見稿明確規定,各級政府應將殘疾人納入基本醫療保險的保障范圍支付醫療費用,不能通過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費用的殘疾人需按照規定給予醫療救助。0歲至6歲視力、聽力等殘疾兒童等特殊殘疾群體將獲得免費手術、輔助器具配置和康復訓練等服務;國家將多渠道籌集殘疾人康復資金,鼓勵、引導社會力量通過慈善捐贈等方式幫助殘疾人接受康復服務。
北京市科委于2015年6月下發《意見》,部署智能機器人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工作,其中要求突破服務機器人尤其是醫療健康服務機器人的技術瓶頸,使相關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。屆時,機器人技術將著力突破仿生材料、智能人機交互、多模式識別等關鍵技術。手術機器人、康復機器人、輔助機器人等將在臨床應用技術研究中得到大幅推進。
國家《十三五規劃》提出了市場主導、質量為先、強化基礎、創新驅動的發展原則,實現在助老助殘領域、消費服務領域、醫療領域等重點領域的示范應用,并開展核心零部件攻關、前沿共性技術研發、醫療康復機器人應用等重點工作。
部分公立醫院將轉型為康復醫院
今年北京市衛計委聯合市發改委、人社局等9部門聯合印發《關于加強北京市康復醫療服務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意見》),提出北京市部分公立醫院將轉型為康復醫院。其中,首批將推進6家公立醫療機構向康復轉型,每家給予1500萬元財政經費支持。在北京市已經有過將公立綜合醫院轉型為康復醫院的成功經驗在前,比如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康復醫院和西城區展覽路醫院。如今又有了《意見》等政策文件予以詳細規定。其他地方很可能會直接借鑒北京市的做法,全國范圍內的部分公立綜合醫院轉型為康復醫院,這種情況在未來幾年會在越來越多的城市遍地開花。
來源:中商情報網